文献研究,创新源泉
——《中医文献杂志》介绍
《中医文献杂志》创刊于1983年,原名《杏苑》,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内部油印刊《引玉》基础上所创办。 1987年变更刊名为《杏苑中医文献杂志》,1994年经国家科委批准(国家科委国科通[1994]5号),更名为《中医文献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2005成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2008年改刊期为双月刊。
中医文献是中华医药的基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传承思想、承载文化、阐述理论、指导实践的伟大宝库,更是科研创新的不竭源泉。《中医文献杂志》目前仍是全国唯一的中医药文献研究类专业期刊,30余年始终坚持“探究中医药古今文献,弘扬中医药临证精粹”的办刊宗旨,辟有“文献研究”、“学术探讨”、“经典与临床”、“流派研究”、“名医经验”、“医药学史”、“医林人物”、“验案选介”、“验方拔萃”、“文献综述”等特色专栏。以中医古籍文献、现代文献、临床文献、名老中医活的经验文献研究总结与应用为主要刊发内容,兼顾中医理论观点学术探讨、中国医药史、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学术内涵与期刊质量在本行业得到广泛认可,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得到国医大师、中医泰斗、名医大家及业内学者的广泛支持,在多省市也被确认为职称晋升核心期刊。《中医文献杂志》期待成为更多热爱传统中医读作者的学术家园,也欢迎历史、语言文字、哲学、考古等各交叉学科学者关注参与。
主办单位:上海市中医文献馆
中华中医药学会
协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数据库收录: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刊源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超星“域出版”平台收录期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4737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682/R
国内邮发代号:4-540
国外订阅代号:BM6352
2016年定价:20元/期,120元/全年
编辑部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156号《中医文献杂志》编辑部
邮编:200020
电话:021-54669083转分机
投稿联系邮箱: shtcmliter@163.com。
中医文献杂志(双月刊)2016年第6期(总第154期)目录和刊首语
王琼
中医文献杂志(双月刊)2016年第5期(总第153期)目录和刊首语
王琼
中医文献杂志(双月刊)2016年第4期(总第152期)目录和刊首语
王琼
《中医文献杂志》进入上海卫生系统2016年核心期刊参考目录
zheng
凝心聚力,打造精品杂志
zheng
中医文献杂志(双月刊)2016年第3期(总第151期)目录和刊首语
王琼
中医文献杂志(双月刊)2016年第2期(总第150期)目录和刊首语
王琼
中医文献杂志(双月刊)2016年第1期(总第149期)目录、卷首语和刊首语
王琼
中医文献杂志(双月刊)2015年增刊(总第148期)目录和刊首语
王琼
中医文献杂志(双月刊)2015年第6期(总第147期)目录和刊首语
王琼
2015《中医文献杂志》在沪顾问编委工作恳谈会简讯
王琼
中医文献杂志2015年第5期(总第146期)目录和刊首语
王琼
中医文献杂志(双月刊)2015年第4期(总第145期)
王琼
关于防范稿件诈骗的重要通知
王琼
《中医文献杂志》简介图片
郑宜南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季伟苹馆长率队拜访国医大师邓铁涛
郑宜南
中医文献杂志(双月刊)2015年第3期(总第144期)
倪华
中医文献杂志(双月刊) 2015年第2期(总第143期)目次
郑宜南
一、《中医文献杂志》为全国唯一的一份中医文献研究专业学术期刊,以“弘扬老中医学术经验,汇集古今中医药文献”为办刊宗旨,读者对象为中医药文献工作者、中医药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者以及广大中医药爱好者。主要栏目有:文献研究、学术探讨、名医经验、医林人物、文献综述、医药学史、经典与临床、书刊评述、验方拔萃等栏目。热忱欢迎全国 各地作者踊跃投稿。
二、稿件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文字清晰,表达准确、精炼,突出重点,规范使用名词、术语。文题简明扼要,以20字以内为宜。引文须核对无误。总字数控制在4000字左右,重要论著字数不限。
三、第一作者请附详细有效的通讯联络方式,尤其要注明电子信箱,以便联系。来稿时应附第一作者的单位推荐函,并加盖公章,作者单位负责稿件资料核实及保密、署名等审查。作者署名按下列格式:单位全称(省/直辖市/自治区,邮政编码)姓名。
四、引用他人观点和数据时,须注明出处,并列入参考文献。
五、参考文献必须核对无误,编号按正文出现先后次序连续排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排列于文后。近现代非正式出版物、内部刊物、资料等不作文献引用,可在正文中注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页.
[图书]:作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
[学术会议论文集]:作者.题名[C]//论文集名.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次.
六、尽量不用表格,若必须用表格,则应用三线表,并注意数据准确,文字排列整齐。
七、来稿请附300字左右的摘要和3~8个关键词。
八、严禁一稿多投。本刊审稿周期为3个月,投稿后3个月内不得再投他刊。如3个月内未收到录用通知或退修通知,则作者可自行处理。
九、凡取得各级基金资助的科研项目论文,请在稿件首页页脚处注明资助基金的名称及编号,本刊将优先录用。若在本刊发表的论文,在各级各类评奖中获奖或被二次文献转载、摘录者,烦请作者告知本刊编辑部。
十、来稿文责自负。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凡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不愿删改者,请事先声明。如来稿有侵权行为,本刊不负连带责任。
十一、来稿一经刊出,即致稿酬(含光盘版和网络版稿酬),并赠当期杂志2册。
十二、稿件自刊用之日起,其专有出版权和网络传播权即授予本刊,同时许可本刊转授第三方使用,若作者对此有异议,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十三、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如需退稿者请附邮资。
十四、来稿可直接在本网站在线投稿,或邮寄信件投稿,或电子邮箱投稿。
《中医文献杂志》编辑部
编辑部联系地址: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156号,《中医文献杂志》编辑部,邮编:200020。
联系电话:021-54669083-8011, 021-54669083-8014(用稿情况查询)。
021-54669083-2012, 021-54669083-2012 (费用与发票情况查询)
E-mail地址:shtcmliter@163.com
版权所有:上海市中医文献馆,瑞金二路156号 总机:64371481 54669083 门诊咨询:64371505 邮编:200020 沪ICP备05041259号